7月11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成都大运会城市宣传系列(第10场)——“绿色低碳”专场。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市经信局分管负责人黄剑、成都产业集团副总经理袁水全、大运会执委会城市工作服务部专职副部长杜胜歌、简阳市政府副市长罗巍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发言。2020年3月,成都在国内首创提出构建以“碳惠天府”为品牌、以“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为双路径的碳普惠机制,旨在推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这是成都立足生态环保、广泛惠民、政府引导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经过三年孵化建设,“碳惠天府”机制从创新提出到落地实施,已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对于“碳惠天府”的有关情况,袁水全从三个方面作出介绍。
↑发布会现场
【资料图】
推出43个低碳消费场景,
已开发碳减排项目79个
袁水全介绍,在公众路径方面,着力丰富碳积分场景,联合支付宝已上线燃油车自愿停驶、新能源车使用等19个线上积分场景;结合“三城三都”品牌塑造,线下推出了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皇城老妈、空港大酒店等43个低碳消费场景。项目路径方面,碳减排量开发认购不断拓展,已开发碳减排项目79个,累计消纳碳减排量约9万吨,使企事业单位生态建设、节能降碳项目产生的环境效益实现价值转换。
通过强化运营推广,搭建新媒体矩阵,举办系列宣传活动,目前平台用户数已超过200万,初步形成低碳特色品牌。袁水全介绍:“相关工作得到兄弟省市和权威机构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入选全球28个应对气候变化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案例,今年4月又成功入选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改革创新优秀案例。”
↑袁水全
计划今年新增碳积分场景40个,
全年碳积分兑换120万次以上
袁水全介绍,为确保“碳惠天府”机制在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成效更加明显,去年底,市政府出台了《成都市深化“碳惠天府”机制建设行动方案》,使机制建设目标更明确、路径更清晰、资源更丰富。
总体思路方面,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原则,立足现有基础成效,着力发挥政府公益平台优势,全面倡导绿色低碳行为,系统实施普惠激励,统筹开展动员推广,积极构建“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城市绿色低碳生活圈,将“碳惠天府”打造为具有成都特色、全国领先、全球影响力的碳普惠新样板,为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
目标任务方面,将系统实施制度规范提升、普惠资源整合、运营能力提升等“十大行动”,计划今年新增线上线下碳积分场景40个,全年碳积分兑换120万次以上;力争2024年后,“碳惠天府”机制成熟定型,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不断筑牢超大城市碳达峰碳中和社会基础。
增设“低碳大运”专区,
还有博物馆门票及大运惊喜礼盒
积极响应大运会“绿色、节俭、必须”办赛原则,以赛事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在“碳惠天府”平台增设了“低碳大运”专区,从今年5月起,陆续推出知识竞答、公众碳积分捐赠、城市文化点位展示等七项活动,并在专区准备了丰厚的普惠激励奖品。用户在完成活动后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碳积分,更能获取荣誉勋章等奖励,活跃用户还有机会赢取博物馆门票及大运惊喜礼盒,以此激发公众低碳参与热情。
袁水全表示,总体来说,“碳惠天府”机制是一个极具创新性和示范性的重大工程,“我们热忱欢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建共享,以实际行动为环境‘减负’,为绿色‘加码’,使‘碳惠天府’机制真正成为造福大众的普惠项目!”
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 摄影记者 谢辉
编辑 包程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