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段获奖感言刷屏了鱼叔的朋友圈。
(资料图片)
郑秀文凭借《流水落花》,捧起了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奖杯。
「我这次终于不用在这个赛道上陪跑,我今天终于冲线了!」
所有人都在感慨得之不易。毕竟,这已经是郑秀文第十次提名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她的银幕拍档刘德华作为颁奖嘉宾,也满含热泪地告白、拥抱。
感言中,她提及喜剧演员转型不易,得不到认可。之前多次尝试突破,结果总是以失败告终。
最低谷时的一部作品,更是让她深陷抑郁症,沉寂多年。
比起诸多喜剧代表作,这部电影对大家来说可能有些陌生。
今天,鱼叔想来聊一聊它。
借此机会,让我们看向天后的另一面。
从「失败」中,汲取力量——
《长恨歌》
每个演员的演艺生涯中,大概总有几部刻骨铭心的作品。不论好坏,都在某种程度上改写了他们的人生。
对郑秀文而言,《长恨歌》正是如此。
这是「一个将她打得体无完肤的对手」。
开拍前,谁也没料到它险些叫停郑秀文的演艺生涯。毕竟,王安忆的原作本身已铸成一代文学经典。
所讲的女性故事又正是导演关锦鹏所擅长的。
当时,他已经被业界评为「最懂女人心」的男导演,也让很多女演员获得了事业上的飞升。
梅艳芳因《胭脂扣》获得金马奖、金像奖双料影后。
张曼玉凭《阮玲玉》摆脱了「花瓶」标签,一举拿下柏林影后。
因此,郑秀文受邀出演女主时,自然不愿辜负这次机会。为诠释好这一角色,她付出了极大努力。
关锦鹏曾在采访中说,当时 200 多页的剧本,郑秀文写体会就写到了 500 多页。
因为角色有 40 年跨度的变化 ,她先为少女形象狠命减肥,后又为中年戏一周内增重十多斤。
拍戏过程困难重重。虽然已经苦练了普通话,但难以根除的口音还是让现场 NG 不断。
上海当时天寒地冻,她病态减肥后的身体逐渐吃不消。
腮腺炎发作造成临时停工,为此她主动减少一半片酬以弥补给剧组造成的损失。
她咬着牙完成拍摄,将自己完全投入到戏里。
如此殚精竭虑,怎料,却事与愿违。影片评价、票房都惨遭滑铁卢。
豆瓣至今只有6 分。
郑秀文第 5 次提名金像奖最佳女主,最终输给了《如果 · 爱》的周迅。
但当年,在大部分观众眼里,输得一点不冤。
无论影片上映时,还是时过境迁之后。提起这部片的败北,郑秀文总是被千夫所指的对象。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为何拼上半条命还未能得偿所愿?
实际上,就如《长恨歌》的豆瓣短评所说,问题不在她一人。
「演员不对,剧本不对,戏的节奏也不对。」
首先,剧作本身就存在问题。原作讲述了 20 世纪 40 年代至 80 年代,上海女子风雨飘摇的一生。
女主王琦瑶,出身弄堂普通人家,天生丽质。
16 岁时,在一系列机缘巧合下,被选为「上海小姐」。
此后,便从窄小的弄堂飞升到了上流社会的圈子。
四十年来,她在不同人生阶段和历史境遇下与四个截然不同的男人相纠缠。有政界高官,有豪门少爷,有混血儿,还有小鲜肉。
她一生在爱河里沉潜,最后却死于非命。
多舛的命运,折射出的是时局的动荡不安,时代的风卷残云。
但在电影里,每一次的生活裂变都被弱化了。以王琦瑶从一个普通中学生,到光彩照人的「上海小姐」这一转折点为例。
转折的动因完全没有体现出来。
16 岁的王琦瑶出于好奇,随朋友去片场玩耍。
她的容貌引起了明星摄影师的注意,因此被拍了照片挂在橱窗里。
但我们无从得知,这个看起来还无比羞怯的王琦瑶,何以生出勃勃野心。前一秒,王琦瑶还要求摄影师将她的照片撤下。
下一个情节,她却已经接受了摄影师的建议,投身于「上海小姐」的名利场。
只有看过书才会明白。她开始探入金钱、权力、男人的世界,既是一个年少的女孩出于虚荣的选择。
也是上海这座花花世界熏染的结果。
更是当时的社会对貌美女性构建出的人生必经之路。
其次,正如关锦鹏多年后指出的,《长恨歌》的失败还在于他与郑秀文缺乏默契。或者说,一个不擅长调教演员的导演,碰上了一个缺乏正剧表演经验的演员。
正如许鞍华回顾《黄金时代》时的自我反思,关锦鹏也承认,很多时候他觉得表演不对,但又说不清哪里不对。
一遍遍重演后,反而因为演员的恼怒、急切,让角色越来越变形。
div class="img_box" id="id_imagebox_17" onclick="">
关键词: